首页

美足之家

时间:2025-05-25 20:07:55 作者:专访乌拉圭牧农渔业部部长:乌中农业合作为南南合作开辟新路径 浏览量:63654

  中新社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 苏婧欣)乌拉圭牧农渔业部部长路易斯·阿尔弗雷多·弗拉蒂表示,乌中农业的互补性为双方互利共赢提供了机遇,乌中农业合作为全球南南合作开辟了新路径。

  弗拉蒂率团于本月17日起访问中国,在此期间于北京接受了中新社书面专访。他说,此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与中国各个涉农部门及机构的会谈,加强乌中在农业、畜牧业和渔业方面的合作。他们参加了在吉林省举办的“中国—乌拉圭农业联委会第三次会议”,还前往上海SIAL国际食品展推广乌农牧产品。

  2023年11月,中乌决定将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弗拉蒂认为,在这一背景下,乌中两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为乌农牧产品走进中国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对乌拉圭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农牧产品在乌商品出口中占有很大比重,自2013年以来,中国始终是这些产品的最大出口市场”。

  弗拉蒂表示,乌中在农业和畜牧业的不同领域拥有各自的优势与需求,从而促成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

  “例如,乌拉圭在养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包括有优良的牛种,有覆盖全国100%牛群的一流追溯系统,在牛用兽医药品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弗拉蒂说,牛肉现已成为乌拉圭在中国的明星产品,接下来两国还将共建乌中示范农场和肉牛可持续生产与育种联合实验室。“另一方面,中国在大豆种植方面拥有悠久历史和成熟的技术,几年前我们合作建立了乌中大豆联合实验室,致力于培育适合两国资源条件和需求的新型大豆品种。”

  除传统农业领域外,两国还将合作投向了更具前瞻性的领域。弗拉蒂说,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乌中均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双方在可持续农业领域有多个合作方向。

  据他介绍,乌拉圭最近加入了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竹藤组织。“竹子具有强大的碳汇能力,在该组织框架下,乌拉圭计划提高竹子的生产规模,并增加其在环境和社会中的可持续应用。另外,该组织还推动‘以竹代塑’倡议,乌拉圭和中国都支持这一举措。”

  弗拉蒂特别提到,乌拉圭是第一个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因为“看到了这一倡议在各领域带来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农业领域。在这一框架下,乌拉圭能够作为一个高质量、安全可靠的食品供应国发挥有趣且重要的作用”。

  谈及对两国未来农业合作的期待,弗拉蒂表示,“希望乌中农业合作不仅能成为推动两国在其他领域交流合作的引擎,更能成为全球南方国家之间的合作典范”。(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浙江浦江:画院与古村“乡约” 以艺术点亮乡村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邱华栋等嘉宾出席研讨会。与会专家对辽宁出版集团主题出版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此次研讨会是推动辽宁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探索。近年来,辽宁出版集团在主题出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层面持续深入推进,通过顶层设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大局,作者队伍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权威性,立题选材起点高站位高,出版内容文质兼美,为主题出版走向大众,充分讲好中国故事作出了有益探索和创新。

韩国首尔五大医院实习和住院医生20日起全面罢工

答:两用物项出口管制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是做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工作的行动指南,十分重要。对此,《条例》在总则中作出明确规定:两用物项出口管制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际和平,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完善两用物项出口管制管理和服务,提升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治理能力。两用物项的出口及其相关活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

焦点访谈丨长江禁渔三年多 鱼儿们过得怎么样?

接稳“一心向党”接力棒,自觉做笃信笃行的拥护者。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信仰决定力量,观念决定作为,始终坚持对党忠诚,是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的第一步。年轻干部唯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方能照亮成长成才之路,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要坚定理想信念,抓好党性教育,自觉树牢正确的价值观和政绩观,端正分明的公私观和是非观,在思想深处筑牢防范信仰坍塌的堤坝,永葆一心向党的政治本色。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要掌握理论创新与党史学习的看家本领,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笃信笃行中悟规律、明方向、增智慧,让信仰之光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熠熠生辉。

乌镇“网事”丨共赴十年之约

“父亲经常教导我们,作为红军后代要自尊自爱,严格要求自己,不能给老一辈人丢脸。”7月19日,在被誉为“中央红军长征第一山”的瑞金市云石山脚下,72岁的红军后代顾蓉生也在讲述着自己父亲的故事。

美国发布罕见龙卷风紧急警报 超600万人受到潜在威胁

墨脱县把调查研究作为重要途径,把解决问题作为关键导向,把推动发展作为落脚点,持续深化边民服务,重点发力民生改善。县委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县粮库、自来水厂、乡村一线等,聚焦群众关切,开展现场办公,紧盯群众关注的水、电、路、讯、网等民生难题开展检视整改。通过建立县城自来水设施维修养护常态化机制、接入新增水源管线,建设县城及墨脱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立三大运营商共建共享机制等举措,补短板、强弱项,有效推动解决民生难题。建立“民生十件实事”任务清单,创新推进实事快办模式,紧盯农牧民群众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等急难愁盼,划拨为民办实事专项经费1610余万元,已落实解决民生问题70余个。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